十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持续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发挥了制度创新的“头雁”效应,发展成为新政策、新机制的国家级“试验田”。一系列有益探索和一揽子开创性政策相继推出,在助力企业贸易便利化的同时,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众多金融机构汇聚于这片创新的沃土,截至2023年6月末,上海自贸区内银行业机构数量达588家,保险业机构数量达135家。
汇丰是首批在上海自贸区开业的外资银行,也是第一家入驻临港新片区的外资银行分行。过去的十年,汇丰中国见证了上海自贸区的诞生和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汇丰中国副行长兼工商金融总监马健,请他从银行家的视角来谈一谈对于上海自贸区十年变化与发展的感受,以及立足十年节点,他对于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期待。
过去十年,汇丰中国见证了上海自贸区的诞生和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也从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制度型开放和创新中受益。可以说,自贸区走过的十年,也正是汇丰银行在中国发展的黄金十年,其业务规模和服务范围持续扩展,资产总额接近翻番,成为了在华顶级规模的国际性银行。
马健对记者表示,“十年前,汇丰中国作为首批外资行之一在自贸区开业之时,我们的客户经理一天平均接到几十个客户的咨询电线场相关客户会议,企业对各项自贸区新政策跃跃欲试。如今,企业对自贸区的政策已经越来越熟悉,一些长期合作的企业,还会主动跟我们探讨在符合监督管理要求的前提下还有哪些创新的方式能去尝试。”
他进一步解释道,“自贸区每一项新政策的试行,我们都会积极跟进,还会主动了解和挖掘企业需求,结合汇丰在跨境业务方面的经验,跟企业和监督管理的机构一起探索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的新方式及其可行性,过程中,监督管理的机构也从始至终保持了非常开放的态度。”
记者了解到,十年间,汇丰中国在外资银行中率先开展了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跨境融资、人民币跨境双向资金池、自由贸易账户银团贷款、自由贸易账户-监管账户等多项业务,也成为了自贸区黄金国际板首批国际会员之一。
作为内地最大的金融业外商投资者,如今汇丰集团在内地的银行、保险、基金和金融科技业务的总部都坐落在上海自贸区,坚定不移地扎根在这片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上。
不仅如此,汇丰积极把海外经验因地制宜地运用到自贸区,满足区内客户在贸易和投资等多个领域的金融需求。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各项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至国家层面,汇丰也在深耕上海自贸“试验田”的基础上,把相关的业务经验复制到全国。
2013年底,《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出台,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作为其中的重大举措之一,可以大幅度方便跨国公司集团内全球资金的集中管理,为跨国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财务成本。通过境内商业银行搭建跨境资金池,跨国公司能轻松实现境内、境外联通,集中管理集团企业区域乃至全球资金,能够有效化解跨国公司跨境资金统筹管理的难题。
汇丰中国是在上海自贸区内最早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池的银行之一。马健向记者介绍道,随着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这一创新试点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汇丰中国的资金池业务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截至2023年6月末,汇丰中国共为各类中外资企业搭建自贸版及自贸全功能型人民币资金池超过120个,有效帮企业将境内外业务的运用资金通过资金池的方式来进行归集整合,甚至与全球资金池自动链接,以逐步优化流动资金管理。
与此同时,借助上海自贸区这个创新平台和各项开放政策,银行业机构纷纷围绕企业不同跨境业务需求加码金融创新,协助企业在汇率风险管理、跨境结算等方面享受更多选择性和便利性。
马健和记者说,在跨境贸易便利化方面,汇丰中国去年为一家世界500强美资高端精密医疗仪器集团的临港自贸区全资子公司,办理了多笔跨境贸易高水平便利化试点业务,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资金收付方面,该企业将享受到政策、收付款和数字化服务的多项便利。
此外,自贸区的利好政策促进企业经营发展的同时,也助推了银行业务的便利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金融需求。马健向记者举例称,一家境内大宗贸易企业客户,通过其香港子公司承接出口贸易并大量使用信用证结算。借助自贸区政策,包括相关人民币自由兑换及区内境外资金自由流动,并考虑到自贸区交单相比境外交单的时效性,这家企业在汇丰开立了自贸区账户作为主力交单行和押汇行,公司能够在自贸区账户做美金信用证贴现继而自由转为人民币使用,大幅度的提升了业务的周转速度。
自贸区是金融创新高地,也是与全球市场接轨的舞台,国际市场对上海自贸区的关注度如何?
“根据我们的观察,海内外的客户对于上海自贸区,尤其是临港新片区的新政策很有兴趣。”马健对记者表示,临港新片区着力聚焦前沿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和完善的产业生态吸引了不少业内头部企业。近期,汇丰就协助一家美国500强企业在临港筹备设立其新能源业务总部及研发中心总部。在其落户临港的过程中,汇丰积极协助企业了解临港当地的市场情况和优惠政策等。自其临港项目启动伊始,双方就充分地探讨和规划了相关的资金需求。汇丰在极短时间内为企业完成了账户开立,并且加快审批信贷流程,为该企业的新能源项目的顺利落地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据了解,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银行,汇丰的服务网络覆盖了全球90%以上的GDP、贸易和资金流。汇丰在全球20多个市场设立了“中资企业海外服务部”,一起构成了联通海内外市场的金融支持网络。
在此背景下,汇丰中国一直积极协助境内外企业了解上海自贸区的政策。“我们召开了多场面向境内外客户的专题研讨会,为客户详细的介绍新片区的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吸引更多海外公司参与临港的创新发展。”马健提到,今年年初,汇丰中国还与临港新片区签订了创新合作协议,在跨境金融服务、新型国际贸易、长三角联动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依托临港的开放政策和创新合作,汇丰正以临港新片区为支点,积极发挥外资银行“桥接东西”的作用,协助客户联通与全球市场的贸易和投资机遇。
在马健看来,汇丰广泛的全球网络及跨境服务专长与上海自贸区的下一步发展的策略正相契合。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汇丰将借助遍布全球市场的人民币业务服务能力,把握“一带一路”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深化合作的良机,在自贸政策引领及有序复制推广中,助力拓宽跨境人民币的使用场景、增加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的渠道。
在制度创新方面,汇丰热情参加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制度创新探索,包括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服务跨国公司提升金融业务与产品能级等,并积极探索引入更多数字化解决方案,助推上海自贸区更高水平的开放与创新。
此外,汇丰积极拓展自贸区绿色金融服务示范引领工作,例如协助跨国企业在中国首发了绿色熊猫债。今后将在自贸区绿色金融理财产品与服务试点探索、助推更多绿色金融规范的内外衔接融合中,更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如今,上海正在持续推进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改革创新,近期又推出31项措施。其中在推进服务贸易自由便利方面,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开展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明确的新金融业务。
“一系列持续的政策利好为我们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马健对记者表示,汇丰中国期待与其它金融机构一起,抓住上海自贸区新一轮的发展契机,以丰富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帮助海内外企业联通本地与全球市场的机遇,为自贸区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积极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尤其是在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和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升级版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汇丰中国作为国际性银行“桥接东西”的金融服务能力。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上期所张铭:推进铝合金、镁、钨等期货品种研发 研究推动镍和黄金期货国际化
陆家嘴论坛开幕在即,外资金融机构:看好金融业改革及上海绿色金融发展潜力
成都知识IP产业基地负责人刘程伟:用三五年聚集1000个IP,将有相应政策支持
澳大利亚博普乐思建筑师伊斯梅尔·梅尔坎:未来的电子竞技场馆将打破次元边界
加沙医院突遭空袭,“至少500人死亡”!拜登下令调查,美、以大使馆被包围!联合国等发声
巴以双方超4400人死亡!巴方称以军空袭加沙医院致数百人死亡,巴勒斯坦全国哀悼三天!多国强烈谴责
“今年可能是流行大年”“尚无疫苗预防”…这种病冲上热搜,阿奇霉素也“火出圈”
约500人死亡,加沙医院遭空袭!多国爆发抗议,美国、以色列大使馆被包围
哈马斯承认重要领导人被杀!联合国:以色列“撤离令”或为国际犯罪!俄警告以:不要地面进攻加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