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发展、维护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并于近日印发。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由合同协议书、通用合同条款和专用合同条款三部分组成。
其中,合同协议书共计9条,具体条款包括:项目概况、服务内容、委托人代表与咨询项目总负责人、签约合同价、服务期限、合同文件构成、承诺、词语含义、合同订立和生效,明确了合同当事人基本的合同权利义务。
通用合同条款共计13条,具体条款包括:一般约定,委托人,受托人,咨询服务要求及成果,进度计划、延误和暂停,服务费用和支付,变更和服务费用调整,知识产权,保险,不可抗力,违约责任,合同解除,争议解决。合同条款既考虑了现行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活动的有关要求,也考虑了合同当事人的实际需要,兼顾各项工程咨询服务的通常做法。通用合同条款是合同当事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就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的提供及相关事项,对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作出的原则性规定。
专用合同条款共计13条,具体条款包括:一般约定,委托人,受托人,咨询服务要求及成果,进度计划、延误和暂停,服务费用和支付,变更和服务费用调整,知识产权,保险,不可抗力,违约责任,合同解除,争议解决。
为做好2024年城乡建设统计工作,按照《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调查制度》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通知要求,开展2023年城乡建设统计年报、2023年服务业统计年报、2024年城市(县城)建设统计快报相关工作。
2月2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主持召开服务“双循环”建设企业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分析建筑市场形势,听取意见建议,一同研究如何服务“双循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优秀党员,住房城乡建设部机关副局级退休干部、原建设部施工管理司副司长肖凤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跨入新时代,在“双碳”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正面临着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深刻变革,城市建设的方式正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掘。
随着城市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建筑老化等“城市病”不断出现。开展城市体检是系统治理“城市病”的重要举措,这不仅关系城市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市民生活品质的直接保障。
为切实加强建筑外窗工程质量管理,上海、湖北等地要求逐步提升建筑外窗性能、提高使用舒适度,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文加强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和街区等保护提升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