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提出中心在支持金融机构内部绿色化以及大规模的公司境外投融资项目包括“一带一路”投融资践行赤道原则等良好国际实践的工作规划与战略;
谋划并提出将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与社会治理(ESG)、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与披露、环境合规与申诉问责等《赤道原则》的重要内容纳入投融资项目评估和实施程序的技术方法、工具和手段;
通过伙伴关系计划协同或协调相关机构和组织,共同为相关金融机构和大规模的公司的境外投融资活动包括“一带一路”投融资项目提供相关的环境咨询服务,包括为金融机构和大规模的公司提供必要的培训与能力建设;
协助IFF绿色增长基金收集并筛选潜在的投融资项目,并为基金选定或批准项目的前期准备、实施监管等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
具备良好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以及政策宣传、公共传播和伙伴关系建设的能力或经历;
1. 外事联络、外事接待:包括联络各国政府及金融机构、参与接待外方贵宾,策划组织外事类活动;
2. 外事翻译:完成国际金融论坛各类媒体通稿、金融及政策研究报告的翻译工作;
具备良好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以及政策宣传、公共传播和伙伴关系建设的能力或经历;
协调管理主任和副主任的会议和约会等活动日程,并根据自身的需求准备必要的后勤安排。
协调安排主任、副主任的出差旅行计划、行程和住宿,并根据要准备相关的文件。
根据要求陪同主任出差或参加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并根据自身的需求提供现场后勤支持。
国际金融论坛(IFF)是独立的,非盈利、非官方国际组织,由中国、美国、欧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全球金融机构和领导人共同发起成立,是全球金融领域高级别常设对话、交流和研究机构。
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一直在变化,世界发展和全球新格局要求我们联合各界力量与智慧,迫切地需要建立一种更广泛的合作对话机制,定期共同协商和解决包括金融危机在内的诸多重大问题。2003年10月28日,来自中国、美国、欧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的78名代表,在中国北京召开会议,正式创建国际金融论坛(IFF)。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