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融资术语是企业融资交易过程中对合同条款、金融理财产品一种约定俗成的专业用语,能帮企业和投入资金的人更快了解对方的需求与意图,降低融资交易过程中也许会出现的风险。因此,对于有意向赴美上市的企业而言,了解美股市场的发行术语无疑是很重要的。
之前我们就美股招股书中的专业名词对大家做了简单介绍,为帮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美股市场的运行规则,今日我们将带大家进一步探索美股发行中涉及的部分融资术语,跟着我们一起看下去吧!
“做市商”指在证券市场上,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独立证券经营法人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即双向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
买卖双方不需等待交易对手出现,只要有做市商出面承担交易对手方即可达成交易。
做市商通过做市制度来维持市场的流动性,满足公众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做市商通过买卖报价的适当差额来补偿所提供服务的成本费用,并实现一定的利润。做市商一般在美国OTC市场较为活跃。
优先股是一种代表公司所有权权益或股权的证券,对普通股股东享有优先权,例如:
(2) 反稀释保护,如在未来融资轮中按比例投资的权利或最低转换价格条款;
作为这些权利的交换,优先股通常以高于普通股价格的价格出售,具体取决于公司在出售时的估值。
承销商是指在企业上市过程中协助公司进行股票发行的金融机构,主要职责包括确定发行方式、日期、发行价格、发行费用,沟通招股说明书,进行股票承销等。
承销商是发行人上市过程中聘请的最重要的中介机构,必然的联系到企业上市发行的成败,因此美股市场中的承销商通常由投资银行或证券公司担任。
承销方式是指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选择的发行方式,美股IPO发行中的承销方式大致上可以分为Firm Commitment和Best Efforts两种,即包销和代销。
顾名思义,Firm Commitment(券商包销)指在IPO发行时,承销商先以自有资金购买计划发行的全部或部分证券,然后再将所购买的证券向投资者转售,若承销期满之后仍存在未售出证券,则由承销商自己持有,也是赴美上市企业一般会用的发行方式。
Best Efforts(券商代销)指IPO发行时,承销商代理发售相关证券,承销期满后若未出售完毕,则将剩余部分退还给发行人,若投入资金的人在价格的范围内认购不足,则IPO发行失败,Best Efforts常见于体量较小、风险较大的中小型企业。
发行价是指股票在交易市场公开发行时的价格。美股市场中主要由股票市场的供需状况来确定发行价格,监管部门不对发行价格做出限制性规定,考虑股票销售难易程度、认购期间价格变更等因素,一般企业在正式上市之前会确定最终发行价格。
发行比例是指企业在股票发行过程中向公众发行的股票数量与总股本的比例。美股市场对企业发行比例没有具体实际的要求,企业发行比例大多是由公司的详细情况和市场需求来确定的。
募资额是指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通过发行股票向投资者筹集到的总资金数额,一般为发行价乘以发行股数。
净募资额指企业在进行上市融资过程中实际募集到的总资金减去股票发行费用和另外的成本支出后的净额,一般计算公式为:净募资额=发行量*发行价格-发行费用。
超额配售指在股票发行过程中,投资者的认购申请超过了发行数量,通常承销商会按照比例再次配售股权,一般不超过15%。超额认购率的高低直接反映的是大型投资者对于新股的追捧程度。
俗称绿鞋,是发行人授予承销商的一项选择权。获此授权的承销商可按照同一价格超额发售不超过本次发行数量15%的股票,超额配发给国际配售投资者,最终超额配售的结果一般以上市后30个自然日的市场情况确定。
如果股票在市场上买卖的金额高于发行价,承销商可以行使绿鞋机制,要求发行人增发相应数量的股票,从而增加证券交易市场供给;如果股票市场表现较弱,承销商将动用事先超额配售获得的资金,以不高于发行价的价格从证券交易市场买入,以达到稳定股价的作用。
普通股是指企业发行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股票,是构成公司资本的基础,指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盈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一般来说包括董事会选举权、公司与其他公司合并、解散及修改公司章程时的投票权。
锁定期指企业上市后,为保护公司和其他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限制部分投入资金的人在一段时间内在市场上出售持有股份的行为。
美国证监会并没有对IPO锁定期有强制性的法律规定,但签署锁定期协议已成为美国上市公司的常见做法,一般由公司与承销商签署锁定期协议,锁定期多为90—180天。
锁定期的限制对象通常是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如控制股权的人、实际控制人、高管和部分员工,而普通员工通常不受限制。
以上是我们根据多年市场运作经验,整理出企业在美股发行中常见的部分专业术语,希望能对大家起到一定的帮助。